
为扎实推进“立德铸魂”育人工程建设,4月2日下午,太阳成tyc7111cc在知新楼B座304会议室召开国际工商学院班会督导反馈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毛艳,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李立功,学生处处长张笃川,国际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兆坤,院长秦合岗,副院长郭崖等出席会议,学院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参会。会议由学生处处长张笃川主持。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 李立功
首先,李立功宣读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国际工商学院班会召开情况的督导结果,充分肯定了该学院在班会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对此,督导组强调要立足“大思政”育人格局,将班会打造为思政教育进课堂的重要阵地,着力推进“班会+”教育模式;构建“专业特色+思政元素”融合机制,推动班会教育与专业特色的深度融合;推行“学生主导”班会设计模式,通过内容讨论、轮值主持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动态反馈”机制,通过班主任针对性点评和数字化档案记录提升班会召开质量等建议,切实提升班会育人实效。

国际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兆坤
接下来,刘兆坤代表国际工商学院作表态发言,他首先感谢学校督导组对学院班会开展情况的细致指导和反馈。就督导组的反馈结果,他表示,学院已制定了完善的班会督导机制,接下来会带着让每次班会教育都能入脑入心的目标全力落实,争取在本学期内做到班会教育提质增效。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毛艳
最后,毛艳在讲话中强调班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和“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辅导员、班主任要立足新时代育人要求,系统构建“思想引领-专业成长-管理服务-职业发展”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为此我们需要从三方面夯实班会育人实效:一是明晰角色定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班主任要当好 “思想引路人”,通过班会传递主流价值、厚植家国情怀;做好 “专业同行者”,结合学科特色激发学生职业探索热情;担起 “成长设计师”,在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自主管理能力,将思想引导融入班级建设全过程。二是打造“家国情怀+数智素养+职业胜任力”三维融合的班会课程体系,通过红色主题研讨强化责任担当,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开展行业趋势解读,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职业素养要求,将思政教育具象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成长指南。三是筑牢班会育人主阵地。通过打造 “价值引领、能力提升、职业导航” 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让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专业学习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在自我管理中完善人格修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发展指导深度融合,形成长效育人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此次反馈会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从查摆问题到整改提升形成闭环。旨在以督导推动班会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班会作为育人终端的关键作用,以"小切口"撬动"大思政",把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中,切实打通学生思政教育 “最后一公里”。
通过构建常态化、浸润式的育人机制,着力培育 “一院一品” 的思政育人特色品牌,使班会成为铸魂育人的前沿阵地,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精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