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蛇年央视春晚上一首歌曲——《世界赠予我的》余音袅袅,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中指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青年最富有朝气和梦想,是建设世界的中流砥柱,而世界也未曾薄待有志青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在此借用上述歌曲中的三句歌词,为生逢其时的中国青年,畅叙一番世界的馈赠。
一、“造梦者造了好梦”
——世界赠予青年一个伟大的时代

2024年6月15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草方格沙障整齐排布“困住”流沙,红柳、梭梭等植被长势茂盛 图源:新华社
从史前时期到朝代更迭,从雄汉盛唐到民族复兴,我们的历史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在不同时期绘就了各自独特的时代风貌。新时代的十余载弦歌不辍,中国青年见证了时代的快速崛起,犹如那百川东到海之势,不可阻挡。
这个时代,刷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伟大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创造伟大的时代。遥望广袤无垠的大漠,中国治沙人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成功“收服”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边缘被3000多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住”,这条人工“绿色围脖”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在生态保护领域中的坚定承诺和切实行动。回看熙熙攘攘的春运大潮,那一条条蜿蜒千里的中国高铁线路链接了游子的乡情和梦想,2024年年末,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首次亮相,成为目前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令世人惊叹不已,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突破,“一小时生活圈”已成为人们尽享美好生活的出行常态。
这个时代,续写了一份又一份感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我们追求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词是以人民为中心。因此,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始终能感受到比翼齐飞的精神文明,感动于人与人之间涓涓流淌的暖意真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崇尚英雄和先锋的时代。自2014年开始,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被分批接回故土,2024年第十一批43位烈士遗骸搭乘专机回国,战机护航、“过水门”礼遇、礼兵护送等庄重的仪式,是祖国告慰先烈、铭记英雄的真挚表达。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西藏定日县发生的6.8级地震,牵动了多少人的关怀之心,各方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克服平均海拔4300米带来的高寒缺氧和交通不便等多重困难,只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无论是奇迹般的壮举,还是触动人心的瞬间,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生动而深刻的注脚。“生于种花家,何其有幸。”当代青年生逢盛世,须知这盛世来之不易,其源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同时离不开无数先辈们的负重前行。青年们要不忘来时路,且行且珍惜,以一颗满怀感恩的赤诚之心,深情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好故事眷顾好人”
——世界赠予青年点灯照路的榜样

2019年4月18日,黄旭华走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 图源:新华社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当今时代对英雄的敬重与对先锋的崇尚,使得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榜样典型被广为人知,他们以平凡之躯铸就了时代的辉煌篇章,以躬身实践引领着青年们奔赴光明的未来。
榜样的模样,可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老一辈。共和国的今天,是国之脊梁以毕生心血所铸就的。乙巳蛇年初春,“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这一消息让无数人悲痛不已。这位核潜艇先驱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说“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他又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黄老崇高的家国情怀成就了其光辉的“深潜”事业,从此我国辽阔的海域有了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像黄老这样对国家无私奉献,对事业呕心沥血,对名利淡泊如水的时代楷模还有许多,如“水稻之父”袁隆平、“战斗英雄”张富清等,他们的名字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他们的精神如万古长空,始终激励着吾辈自强不息。
榜样的模样,亦可以是“丈夫未可轻年少”的新生代。新时代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新生代乘风破浪,在汪洋恣肆的时代浪潮中崭露头角。在人们欢度首个“非遗版”春节之际,新生代们也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带来了一桩桩的“喜事”: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震撼全球科技圈,春晚穿着花棉袄扭秧歌的机器人一夜爆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哪吒2》屡破多项纪录……这些备受瞩目的热门事件看似偶然发生,实则是中国新生代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必然成果。他们中绝大多数是80后或90后的年轻创业者,以实际行动和亮眼成绩引领了奋勇拼搏的潮流,为更多的年轻人树立了积极进取的榜样。正所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中国的新生代力量必将在加速硬核科技崛起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征程中,扮演愈发关键且重要的角色。
古人吟咏桃花,赞其“可爱深红爱浅红”,今日谈及榜样的模样,亦可谓千姿百态,不论出身,皆绽放着独特而绚烂的生命光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当代青年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屹立于杰出榜样的肩膀之上,眺望远方风起云涌的壮阔景象;更能携手志同道合者,共创更多震撼人心的非凡成就。
三、“远去者去了远方”
——世界赠予青年孕育希望的奋斗

杭州未来科技城 图源:潮新闻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如是寄语。2025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再次情真意切地寄语:“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逝者如斯,变的是时代的风姿,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豪情。青年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处于最应该奋斗的时期,而世界也终将会嘉奖那些为梦想不懈奋斗的人们。
奋斗路上,要学会兼顾“全力以赴”与“量力而行”。奋斗的路,从来都不好走。要怎么走?且看北宋两位顶流王安石和苏轼给出的答案。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他主张“尽吾志也”,即为了达到目标应全力以赴。苏轼在《记游松风亭》一文中叙述了其走到松风亭下方时感到“足力疲乏”,无法继续向上攀爬,便选择就地休息,他提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观点,意在表明在追求目标时要懂得量力而行。两位顶流都言之有理,对于后世的我们而言,应当辩证地看待奋斗路上“全力”与“量力”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全力”要求我们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投身于奋斗,“量力”则提醒我们要结合外在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变化,适时按下“暂停键”,经充分的休憩后,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再次踏上奋斗征程。
奋斗路上,要始终铭刻“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壮阔的远航,那么理想是驱动航船迎风前行的船帆,而家国则是承载梦想和希望的坚固船体。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家国情怀的坚实支撑,家国情怀的厚植也需要个人理想的持续牵引,二者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在Deepseek遭遇境外大规模恶意攻击的关键时刻,中国科技界迅速团结起来,共同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中,这一行动不仅是对一家企业利益的捍卫,更是上升至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展现了当代企业家们深厚的家国情怀。近代以来,国家蒙辱,山河破碎,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们的青年一代要挺膺担当,唯有将家国情怀融入个人理想之中,个人的追求才不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个体的奋斗也因此会被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奋斗蕴含着激荡人心的力量,可抵岁月之悠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代青年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应胸怀家国,以梦为马,秉持徐徐下手、久久见功的坚韧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拼搏姿态,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
结语
世界赠予青年的,不胜枚举。钟南山院士说:“这世界属于青年,就让青年改变世界!”未来已来,时不我待,就让我们共同期盼,新时代中国青年回敬世界的澎湃力量吧!
作者简介:杨怡斐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
本文来源|CETV我是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