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 通讯员 路艳茹 摄影报道
2003年出生的张宁目前是郑州抗疫一线的志愿者。
今年刚结束高考的他,9月份即将成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大一学生。
18岁的年纪、185的身高,穿上志愿者马甲后,他看起来更老成一些。
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他不贪恋游戏,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公益志愿者。
郑州发生洪涝灾害,他穿梭在小区和社区的街道上,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帮助市民;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社区的志愿者中,每天协助小区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核酸检测扫码及现场秩序维护,18岁的他已在公益平台累计做志愿者134小时。
8月7日,封控区内开始第三轮核酸检测,在淮河路街道陇海社区的检测点,张宁拿着手机对前来检测的居民进行扫码登记。一遍遍核对信息,维持排队秩序,市民在他的引导下有序开始检测。
没有核酸检测任务时,张宁就在小区门口协助进出人员登记,做好人员的管控。说起当志愿者的初衷,张宁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己不出来当守门人,万一放进去一位患病者,整个小区的人就要完蛋,所以我选择站出来当一名守门人!”

8月7日,封控区内开始第三轮核酸检测,在淮河路街道陇海社区的检测点,张宁作为志愿者在现场扫码登记。

8月7日,封控区内开始第三轮核酸检测,在淮河路街道陇海社区的检测点,张宁为了节省时间,从监测点到排队人面前,来回都是一路小跑。

8月7日,封控区内开始第三轮核酸检测,在淮河路街道陇海社区的检测点,张宁在现场扫码登记。

18岁的张宁已在公益平台累计做志愿者134小时。

8月7日,封控区内开始第三轮核酸检测,在淮河路街道陇海社区的检测点,张宁在现场扫码登记。

张宁在公益组织的平台上注册了志愿者账户。
报道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994065311813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