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20223月31日下午,承兿社在综合楼C102举行了“镜子里的春天”超轻黏土手工活动,社员们在找到自己喜欢的黏土后,都很热情的投入到手工制作中,开始DIY各自喜欢的小物件,从一块黏土变成可爱的小物件,每一件都注入了同学们对手工的热爱,在制作过程中展示了社员的创新和想象能力。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活动的精彩瞬间。次日下午社员们拿着自己制作的镜子去寻找春天,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社员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更进了一步,这次的活动...
04/06
2022为进一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稳定校园疫情防控形势,切实为师生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4月5日,文化艺术学院在行政楼902会议室举行了我为师生办实事之“我与校长面对面”座谈会。座谈会由文化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慧丽主持,代团总支书记冯思源,辅导员闫晗以及15位在校生代表参加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振超作为特邀领导出席会议,并与师生们亲切交流。座谈会上,杨慧丽首先阐明了召开本次座谈会的意...
04/04
2022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雷锋。为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继续开展好“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活动,3月15日-18日期间文化艺术学院举办了“运动播种爱心,汗水收获希望”活动。活动过程中,所有志愿者通过微信运动捐赠步数,参与微信运动和腾讯公益联合发起的爱心公益活动,由基金会随机匹配金额进行慈善捐助。微信捐步数活动是一种“微公益”活动,据腾讯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活动期间,网友累计捐步达到1254亿步,相当于绕...
04/04
2022为了公平公正公开进行2021年度评优评先工作,文化艺术学院于4月2日举行评优评先工作会议。由冯思源老师主持,党总支书记杨慧丽、纪检委员李涛全程监督,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共同参与,推动太阳成tyc7111cc评优评先工作顺利进行。会上,杨慧丽书记强调评优评先工作要求辅导员全程参与,严格把关自己所带班级的评选活动。焦伟丽老师对评优评先当前进展进行汇报,从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冯思源老师和姜力元老师做...
04/04
2022为进一步深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强化党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4月1日下午,文化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慧丽在7B教学楼201教室为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党课。课前,杨书记带领学生回顾了党的百年历史,讲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共被迫签订709个不平等条约。她对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时刻守住自己的初心,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紧接着,杨书记详细介绍了入党条件以及入党程序。她强...
04/04
2022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员发展细则,扎实推进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基础理论素养,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3月30日,文化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韩志孝在7B教学楼201教室为入党积极分子讲了一堂精彩的党课。课上,韩志孝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详细讲解了全会概况及公报内容。从两个《决议》、“四个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以及十大经验等方面深刻阐释党的十九...
03/30
2022刺绣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品,我国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刺绣的工艺技术就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它和丝绸是汉代封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它对纺织工艺技术和丰富世界的物质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关于我国刺绣始于何时,一般传说尧、舜、禹时代,就在衣服上作画刺绣了。古代礼服上刺绣纹饰,主要起源于原始氏族部落的图腾形象,以天上人间的自然景物为代表。我国最早的绣纹...
03/30
20223月28日晚上6点30分,文化艺术学院开展“短视频拍摄光影专题培训课”,参加本次培训课的有校融媒体与学团各部门宣传、摄影干事,杜欣雨老师担任专题培训课主讲。本次培训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全面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提高视频拍摄的水平,共同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课上,杜欣雨老师针对短视频灯光与构图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授。杜欣雨老师介绍了光在摄影摄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接着...
03/25
2022空竹,古称胡敲、空钟、空筝,俗称嗡子、响铃、转铃、老牛、闷葫芦、风葫芦、响葫芦、天雷公公等,属于汉族民间传统玩具。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以竹或木制成,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轮内空心,轮上挖有四五个小孔,孔内放置竹笛,两轮间有轴相连;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一侧有轮。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空竹游戏一般称为抖空竹,也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嗡子,江南又称之为扯铃...
03/25
2022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