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非遗簪花技艺,旅游外语学院明德国学社10月10日在清源楼茶艺实训室进行“鉴赏非遗缠花,传播传统技艺”活动。社长带领社员们互相学习交流,积极分享自己的簪花制作技巧,传播非遗文化。
在古代,人们为了美丽,不论男女都有簪花的习惯,簪花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经过历史的演变,人们将难以保存的真花进行仿制,制作出人工缠花,琉璃花,绒花。先人的巧手将丝线,绒线,琉璃,珍珠等经过加工制成发簪。而后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人工造花的工艺,如绒花、绢花、通草花、缠花等各种材料制成的手工花。
本次主要学习的非遗技艺是缠花。缠花主要传于湖北省英山县,是传统美术类项目,主要是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扎成的人造坯架或实物坯架上缠绕出鸟、兽、虫、鱼、花、果、汉字等形状的美术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员们经过学习都制作出了精美的作品。
通过本次活动,明德国学社社员了解了发簪的基本制作过程和缠花技艺的历史,欣赏了优秀的缠花作品。缠花非遗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技艺,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历史成就的体现。缠花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于展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