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支部工作的凝聚力,推进党建工作室建设工作,自4月底开始,党支部面向思政部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征集党建品牌命名建议。
活动第一阶段是通过小程序征集建议,共收集到9个命名建议,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围绕党建融合,思政教学等方向进行命名。第二阶段是通过小程序让大家参与对已征集的名字进行投票。全体教师都参与了投票,最终选出来两个票数最高的名字。第三阶段是组织集中讨论,5月5日下午,支部邀请到总支书记李海燕,部门主任苗珍,支部书记张秋燕,支部委员徐世超和刘丽军,博士严建冰和李晓娜,年轻教师代表廉吉庆、少数民族代表高翔和民盟代表高朝阳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在前期大家推荐和投票的基础上对党建品牌命名事宜开展了集中讨论。
在讨论中,大家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呈现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苗珍主任提到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讲话精神,也要结合传统文化内涵。李海燕书记提到要聚焦支部党建工作特色,体现党建融合的创新模式。张秋燕老师提到要结合思政部门工作特点,落脚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最后在大家反复酝酿讨论的基础上,聚焦党建与思政融合的总体目标,将名字确定为“融思·润心”。
“融思”包含“融思想、融思政”之意,“融思想”聚焦思想统一问题,教工党支部在党建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融思政”是党建与思政的融合,党建和业务双轮驱动,以“四个融合”为抓手,推动党建和业务相互融通、齐头并进。“润心”即滋润心灵,思政课教师要让真善美的种子无声地浸润青年大学生的心田,唤醒他们内心深刻的良知与悲悯,并身体力行通过正向的努力和行动来表达对他人之善、对社会之爱。
此次党建命名活动充分彰显了支部工作中广泛征集民意,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党建的工作特点,也是党建工作深入群众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