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新时代旅游发展呈现5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19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赋予党的奋斗主题、目标任务、价值追求、历史使命和世界担当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旅游业作为人民的幸福产业,其发展是与人民的精神需求息息相关的,更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变化就为引领新时代下的旅游革命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
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外,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很多问题也进入了新的时代,主要涉及旅游市场、科技进步、新经济发展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1.老龄 化时代:进入未来的深度老龄化时代时,它必然会对我国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产生形成更为深刻的影响。
2.大众化旅游时代:面对大众旅游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的旅游需求,传统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供给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改革创新。
3、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的运用,可能就会对传统的旅游业经营、管理模式都会产生有力的冲击,形成旅游企业层面的决策以及商业模式的革命。
4、高速交通时代:最近几年国内旅游的兴起和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崛起,说明高铁时代的到来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旅游流量和流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共享经济时代:旅游业也在共享经济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如住宿共享模式、交通共享模式、个人服务共享模式和共享休闲农庄等旅游共享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这也会为未来旅游业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6、新常态时代: 新常态时代出现以后,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转向了旅游业,而这些转向则会对整个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方式产生很大的变革。
7、后工业时代: 在后工业社会中,其发展的主要力量和主要动能已经不是传统的产业,而是新经济体系。 而旅游业在作为一个新经济体系以后,必然也会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8、中国崛起的时代: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旅游业担当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旅游引领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的责任的呈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9、国家治理的时代: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随着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将会推动旅游高质量的发展。
10、后疫情时代:本次疫情是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一个警告,是世界格局的规律性变革。对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与自然旅游、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 、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 、微旅游与宏旅游、长距离旅游与短距离旅游、体能性旅游与技能性旅游等旅游形态产生影响。


新时代下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势


(一)从发展方式来说,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近十年我国旅游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旅游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市场容量扩展实现的。从国家层面上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从旅游发展来讲,也是我国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资源与市场不对等、资源与市场的不对等等现象,要求全面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旅游高质量发展标志如下:
  • 旅游综合消费水平的提升
  • 旅游过夜比例提升
  • 旅游形态的演进
  • 旅游综合贡献率的提升
  • 旅游融合能力的提升
  • 旅游品质的提升
  • 旅游服务体系健全
  • 区域旅游一体化形成
  • 旅游空间形态多样化
  • 旅游便利化体系
(二)从旅游业成长来说,从依赖于资源、劳动要素向技术、资本要素转型
资源、劳动、资本和技术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四个重要要素,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要素对旅游业成长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从劳动和资源的要素依赖转向资本与技术依赖。 资本与技术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小旅游发展模式下,旅游产业不可能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没有资本和技术要素进入旅游领域的环境下,旅游产业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三)从旅游形态来说,从旅游要素组合向旅游要素独立转型
通常我们所说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以“游”这个要素为重心的。随着旅游形态的多样化发展,以“游”为核心的要素组合,将会形成相对独立的要素形态的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的不同要素不论是运行方式,还是服务方式都是以旅行社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的。 在旅游新时代,旅游要素企业的运行方式要以市场不同的旅游形态(度假、观光、休闲)、和旅游空间形态(集散地、过境地、目的地)旅游特点,重新构建自己运行体系,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四)从旅游组织形态来说,旅游业从企业组织形态向平台组织形态转型
社会形态决定经济组织形态。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经济组织形态。
在大数据时代下,面对着大众化旅游,旅游业和旅游企业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平台组织来构建平台生态经济环境,借助大数据来研究旅游需求类型、旅游需求方式,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以及旅游的流向与流量。企业应思考如何与数字巨头展开合作来建设新型平台组织。
(五)从产业 融合来说,从“旅游+”向“+旅游”转型
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旅游,一是旅游+,前者是旅游利用,就是旅游化改造问题,后者是旅游主导,突出旅游的基本功能。
这次疫情的发生,对旅游企业的冲击是严重的,特别是对那些单一旅游市场为主的企业更是如此。 在旅游领域,除了少数旅游企业,如景区、酒店之外,多数旅游企业在其业务发展中不应该仅仅限于旅游,还应该寻求新的消费市场,来增强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
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不单以单一旅游功能的旅游+,而是以多功能的“+旅游”方式进行推进。


“十四五”旅游发展方向


以下十项工作要实现突破:
一) 需求侧管理 为突破点,构建旅游市场新发展格局
(二)以提升旅游 便利化为动力,构建旅游与国家“双循环”相适应的新发展格局
(三)以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构建具有旅游形态的 生活、学习、成长方式新发展格局
(四)以 全域旅游示范区 建设为着力点,构建 县域旅游 新发展格局
(五)以 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为基点,构建 入境旅游新发展格局
(六)以 乡村民宿发展为重心,构建 城乡旅游一体化新发展格局
(七)以 高等级景区 、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建设为重点,构建高质量旅游新发展格局
(八)以 旅游数字化平台发展为推手,构建 现代旅游产业新发展格局
(九)以设立 旅游试验区为示范,构建 旅游创新驱动新发展格局
(十)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手段,构建 旅游管理新发展格局


   来源:绿维文旅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