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视景杯”第七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在筹备时,旅游管理系接到的任务之一便是负责所有来参赛的227家院校的对接服务,此项工作由旅游管理系张东月副主任负责,焦金英、芦冰、徐亚斌三位老师辅助工作。经过任务分配,我们每名志愿者负责3个参赛学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接站、信息资讯、传达通知、帮助解决参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五一长假前一天的下午,旅管系召开了第一次志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几位老师明确了每个同学的任务、小组长、大组长等基本结构,为每个志愿者发放了大赛的会务资料,建立了交流联系的qq群,焦金英老师为所有志愿者进行了服务方面的培训,要求很细致,准备也很充分,老师们将每天何时给参赛院校发什么样的短信都已经编辑好放到群共享里,让大家参考。
在5月3日志愿者们陆陆续续与自己所负责院校联系后,确定了到达的具体车次、时间、站点以及住宿信息后,我和董梦佳、杨成群几位志愿者在三天假期还未结束之时已经开始在办公室统计大家发过来的一条条信息,汇总成电子档,一天都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为4日、5日的接站和比赛期间的服务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些院校参赛领队联系不上,同学们详尽各种办法如去官网查询学校电话再找到参赛系部再询问带队老师等各种办法,锲而不舍,专心尽力做好自己所负责的院校的前期联系和统计工作。
5月4日早七点30在校门口集合,所有志愿者统一服装,整装待发,赴学校提供班车去机场、火车站或高铁东站接人。两天的时间里,因班车有具体时间节点,也为了更及时地接到参赛院校,我们往往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就要到各站点等待,很多时候火车会晚点,一趟就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有时候自己负责的下一个院校到机场了,自己还在从火车站返程的途中,只好请同学代接,各种忙碌。其中申靖靖同学负责的广东一个学校,分三批过来,她要为一个学校来回奔波三次…志愿者就餐时间是固定的,好多同学饭店都奔波在路上,没有时间吃饭,一天就有时间吃一顿。而且院校过来比赛,比赛用品自带,行李繁多,比如徐增婉同学接一个学校过来,他们住的地方在六楼,她一个人抬不动,找其他志愿者支援,六七个女生,两三个人抬一个大箱子,抬到六楼,累归累,听到别人的一句简单的谢谢,觉得一切都没那么辛苦了,都是值得的。接到学校后,还要引领院校报道、缴费、参观场地等等,也是忙不停蹄。接站的两天,女同学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女汉子了,大箱的行李不停地搬运,寄存行李,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正式比赛开始的6-7号,同学们依旧忙碌。各种短信提醒是必不可少的,如参加开幕式、负责院校学生比赛时间场地、天气预报、旅游服务、生活服务等,除此之外,正式比赛的几天,我们要在不同的场地穿梭服务于自己负责的院校,解决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换取发票、补发观摩证、参赛用品保鲜、名字登记错误……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都要一一向老师请教,或者同学们互帮互助解决问题。大家晚上回去交流,戏称自己都快成了保姆了。6号晚上下大雨,个别参赛院校忘记带伞,志愿者第一时间送过去雨伞;8号个别院校出去旅游,要求志愿者带领前去。我们从未有过拒绝,总是尽力满足各种要求。
当前方志愿者们奔波在服务一线的时候,后台张东月副主任和几位老师及几位同学也异常忙碌,不停地接电话、打电话,手机、qq上回复消息,一片繁忙。7号开始统计各参赛院校返程信息,为班车提供基础信息;8号开始通知获得奖项的各院校参加颁奖仪式,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各种统计信息要不停地更新,所有的获奖祝贺短信都是老师编辑好每一所参赛院校后发给志愿者,确保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5月8日大赛闭幕式,志愿者在三楼礼堂分成两排,从开场到结束列队欢迎来参与闭幕式的嘉宾,闭幕式过程中我们听到了新疆大学代表队马老师致大赛组委会,感谢我们的志愿者之一——张肖慧同学的感谢信时,我们无比激动,她只是众多志愿者之中的一个代表,但却是对所有志愿者努力的肯定。
短短几天的服务,志愿者和参赛院校的老师已经有了感情。活动结束时,许多参赛院校邀请和为自己服务的志愿者留念合照;当我们的送行短信陆陆续续发出时,大家受到院校老师热情的邀请祝福。这一刻,我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觉得这几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几天的服务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祝贺“”神州视景杯”第七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