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民快报(廉政周刊)2013年9月25日
来源:
时间:2013年10月17日
责任编辑:郑璇

第[1]帧

2013年9月25日人民快报(廉政周刊)第35期 农历八月二十一 星期三

廉政早知道,请看手机报!

【本期导读】

●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河南畅通诉求反映渠道 人民来信可免费邮寄

●公款送礼歪风有所收敛 中秋虽过劲头莫松

●三门峡国土局原局长马进仓“假收条”制造退还赃款假象

●悦读:当改作风遭遇“人情文化”

第[2]帧

【特别关注】

★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2日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法治反腐 建设廉洁政治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我们党坚持倡导的反腐思路。薄熙来案的查处过程,始终都贯穿着依法反腐的基本理念。正因如此,对薄熙来案的依法查处,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拥护。这同时也有力表明,坚持依法反腐,既体现一种政治文明,也凝聚着普遍的社会共识。

律己廉为首,治国法为先。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对薄熙来的坚决依法惩处充分表明,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都要依法严惩。实践证明,反腐败越坚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越能发挥震慑力。

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只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才能正党风、顺民意,才能聚党心、得民心。

第[3]帧

【廉政进行时】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线20天 网络举报数量日均逾760件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2日正式开通上线并公开接受网络举报后,网络举报数量呈现明显上升之势,截至21日,20天内统计的网络举报数量达15253件,日均超过760件。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及相关信息。

★河南畅通诉求反映渠道 人民来信可免费邮寄

从今年10月1日起,在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向省市县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信访部门及其负责人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的信件,发信人只需在信件右上角标注“人民来信”,就可以免费邮寄。

★河南纪检监察系统5000余名干部走进乡村 旁听村民代表会议

今年5月以来,河南省纪委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旁听村民代表会助推四议两公开”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有5200多名干部和县乡基层干部来到村会议室,旁听村民代表会议6300多次。近日,省纪委农村党风室与河南日报农村版联合开设了“旁听村民代表会 助推四议两公开”专栏。

【廉政观点】

[锐评]

★升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势在必行

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础工作,没有信息公开,一切决策、政策和政府信息都谋于密室,只在小圈子公布,人民群众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政府和社会就谈不上是现代政府和社会。(北京青年报)

★“3268次谈心”想要糊弄谁

福建官员10年找部下谈心3268次,当场遭督导组质疑。层层作假,级级糊弄,按需报数,皆大欢喜,这是不公开的秘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对此,谁都不陌生。失真的统计数字为害甚大,令政府公信受损。(新京报)

[声音]

◆要绷紧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许触碰,对腐败问题,绝不手软,决不姑息。

——国资委党委书记张毅在国资委直属机关和中央企业干部会议上说

[推荐]

★9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署名文章《坚持真抓实做 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开展》。

http://www.hnsjct.gov.cn/sitegroup/root/html/ff8080813bbcdcdb013d255b06752218/20130924161224983.html

第[4]帧

【廉政观察】

★公款送礼歪风有所收敛 中秋虽过劲头莫松

高档月饼变得“烫手”、公款吃喝显得“扎眼”、电视屏幕变得“冷清”……今年的中秋节,朗朗明月,习习清风,人们看到了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央纪委“两节”禁令带来的喜人变化。

从出台八项规定、狠刹“舌尖上的腐败”、限期清退会员卡、剑指“四风”,到严令刹住传统节日公款送礼之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旨在整饬党员干部作风上存在的沉疴积弊,还原党的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从“小月饼”着手整治“四风”,动真碰硬,就是从细微之处防微杜渐,在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上划出“红线”“底线”。

但是也要看到,在清风涌动的同时,亦有暗流潜伏,如果存了“节日已过,可以松口气了”的想法,就会给积习甚久、甚深、甚广的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歪风以可乘之机,难免回归“老样子”。若此,则前誉尽毁、前功尽弃。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做到中秋虽过,贯彻中央要求的劲头莫松。要始终高擎党纪政纪“利剑”,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抓,露头就打、落地就抓。

第[5]帧

【法纪时空】

★三门峡国土局原局长马进仓“假收条”制造退还赃款假象

9月13日,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马进仓因受贿罪被卢氏县人民法院依法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犯罪所得40万元人民币、1万美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由于手握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手续办理和工程款拨付大权,马进仓任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两次收受三门峡石油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吴某人民币共计30万元,为该公司承建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办公楼和家属楼拨付工程款提供帮助。2009年9月,马进仓以其儿子结婚为由,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河南中海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暴某10万元人民币和1万美元礼金,为该公司在三门峡大中海项目上加快土地手续办理进度提供帮助。

被检察机关传唤后,马进仓为应对调查,还让行贿人的亲属给他写下“假收条”,制造退还赃款的假象。

微评:以“假”充真,一大发明;这种伎俩,自欺欺人。法纪入心,慎初为重;坦荡做人,方为根本。

[法纪红线]

★廉政准则系列之二十三:不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点评:公共财物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归国有或集体所有的财物,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终将被拿下。

第[6]帧

【百花园】

[悦读]

★当改作风遭遇“人情文化”

当公务员的儿子喝酒夜归,母亲发微博向浙江省委组织部领导“请教”。组织部负责人转发并表态:如果属实,请当地“主动抓好整改”。当地立即响应,微博发布的调查结果称“当晚宴请是私人性质”。

微博跟帖中,认为这位母亲“疼儿心切,忘了中国的国情”者大有人在,甚至说她“葬送儿子前途”。媒体也有后续报道,母亲称儿子因此事而受同事冷落,“想简单了”,“后悔发了微博”。不管是否准确、正确,这些报道和跟帖都反映出公众对人情、关系的纠结心态。一方面,认识到人情可能成为滋生不正之风的温床;另一方面,却又需要人情往来作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以致无奈地接受“请客吃饭、公事私办”的潜规则存在。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本人洁身自好,吃苦受累浑不怕,但一想到妻儿老小、朋友领导,很多时候就不那么好抉择了。孩子升学,别人都在找关系,我要不要找?自己不爱吃喝应酬,但单位领导就好吃点喝点玩点乐点,其他人“顺水推舟”甚至投其所好,我该回避、规劝还是随大流?

上面这些还是好界定的。更多的时候,即便是“私人性质”的宴请聚会,也常有着功利色彩。饭局、交往成了“关系学”的延伸、人情文化的载体。不正之风,正是植根于这样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土壤。面对这样的灰色地带,党员干部固然应该保持警惕,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更要洞察明辨,以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厘清行止的界限,让制度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

这则关于饭局的新闻,看起来是小事,却颇多启示。作风建设不是在无菌室中进行,领导干部也不是在防尘罩下工作,反“四风”不仅要有纪律的重申、理论的宣明,更要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当前,反“四风”如何落到实处、改作风怎样见实效?需要公务人员高度的自觉,也需要制度建设坚强的保障。

第[7]帧

[微小说]

★贪与贫

儿子当了局长,酷爱书法的父亲写了一幅字交给儿子,让他务必裱起来,挂在家里。儿子看着父亲写的《贪与贫》,不解地问:“为什么写这几个字?”父亲意味深长地拍拍儿子的肩膀:“要为人民做个好官,贪与贫只差一点儿。贪的人一定会贫,千万不要毁在那一念之差上。”

[廉政档案]

★左祥云:我党历史上因贪污腐败被判死刑的第一位高级干部

中央苏区时期,为筹建中央政府大礼堂和修建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等纪念物,设立“全苏大会工程处”,这在当时属重大工程。中央政府为解决经费问题,采取发动群众购买公债、捐献、节约、支援建设等一切措施,集中10万元的资金和物资。中央政府总务厅任命左祥云为主任。工程1933年8月动工,11月就有人举报左祥云与总务厅事务股长管永才联手贪污工程款。毛泽东责令严查,结果发现左祥云勾结反动分子,贪污公款246.7元。1934年2月13日,最高法院在中央大礼堂开庭公开审判左祥云等,判决左祥云死刑,执行枪决。

[语思]

●工作上,能力不如态度;成功上,才华不如韧度;知识上,广博不如深度;思想上,敏锐不如高度;做人上,精明不如气度;看人上,外貌不如风度。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温馨提示】

●本刊由河南省预防腐败局、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人民网河南频道联办,每周一期,周三发送,免费赠阅,并在河南省监察厅门户网站“预防腐败”栏目、人民网河南频道“人民快报”栏目同步更新。客服热线:0371-65927066,邮箱:rmrbrmkb@163.com。

本期编辑:侯宏力 尹倩 刘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