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产教融合 >> 正文

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双向赋能

发布日期:2023-08-14    作者: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点击:

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旅游休闲体验中的新亮点,受需求拉动和政策推动的双重影响,各地陆续推出非遗主题的文化旅游新项目和新场景。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推进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时也实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激活、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非遗进景区,打造沉浸体验新场景

《通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

2022年,云南省接待游客达8.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49亿元。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介绍,在强力激活旅游市场的同时,云南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在发展中充分融入非遗,打造全新场景,助推云南旅游金牌工程的实施。例如,昆明官渡古镇积极塑造“全国非遗联展”会展品牌;怒江州老姆登景区以非遗项目怒族达比亚舞、传统民歌表演带火夜间经济;大理州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打造非遗体验新景区,建设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集展、产、研、学、售于一体。

以多元发展、融合创新为主旋律,以“非遗+旅游”为抓手,安徽省黟县创新打造非遗体验场景,开展“一宿一品”活动,将徽州三雕、黟县石墨茶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徽剧等非遗项目注入民宿,实现非遗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助力非遗活态传承的双向赋能作用。同时,黟县徽黄京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50万元,恢复宏村景区有着百年历史的“闹灯会”民俗活动,麒麟灯、凤灯、牛灯等多种多样的花灯演出为景区添彩。该公司总经理黄洁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观光游正向深度体验游转变,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必将促进旅游新业态的繁荣发展。”

非遗促消费,开发文化创意新产品

《通知》指出,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进入发展新阶段,高质量的文旅融合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近年来,江苏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推出了一批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非遗与旅游融合业态产品。徐州依托非遗项目琴书打造了沉浸式实景剧《徐州之夜·大风歌》,盐城市建湖县在九龙口景区建设了淮剧小镇……这些都成为非遗在活态保护和传承中融入当代生活的范本。

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13座历代典型窑炉常态化的复烧点火、开窑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活动。该景区还陆续恢复了景德镇圆器作坊、琢器作坊和传统红店,保护传承了景德镇手工制瓷生产线及手工成型的拉坯、挖足、施釉和手工装饰彩绘等技艺。成体系、成规模的陶瓷非遗生产性保护景观,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体验。陶瓷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古窑印象”集中展示精品生活用瓷和文创作品,古窑复烧产品、非遗手工艺人作品以及其他优秀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青睐的伴手礼。

非遗筑产业,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激活非遗和旅游的内在潜能,把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存量激活,丰富旅游供给,实现产业的共通共融,释放文旅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位于江苏扬州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在落深、落实、落细非遗传承与发扬上持续发力,从游客的实际需求出发,让非遗与文旅产业全方位融合,让非遗在线上云端多渠道“出圈”。

“只有将非遗的厚家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才能最大释放文旅经济新动能。”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沈伯宏说。该景区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在趣园茶社、扬州宴等特色餐厅展演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本地民俗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唐子城非遗民宿客栈集群,推出扬州工艺、扬州传奇、扬州印记等近200种“瘦西湖游礼”文创产品。同时,利用自身培育的网红号宣传矩阵,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推介扬派盆景、淮扬美食等非遗好物,将非遗技艺、产品同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重庆近年来紧紧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契机,立足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工坊培育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开展乡村非遗研学活动,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非遗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有力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重庆渝西地区依托铜梁龙舞、荣昌陶器制作技艺、荣昌夏布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组建龙舞队260余支,建成安陶小镇、夏布小镇等非遗旅游小镇,打造以龙文化、陶产业、布文创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200亿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朱茂说,下一步重庆将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放大“非遗+”效益,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更多非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