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产教融合 >> 正文

用好哪吒IP 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日期:2025-02-18    作者:     来源: 中国旅游报    点击:

深入挖掘哪吒IP所代表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属性,充分展现其时代价值,增强所在地的“哪吒文化”氛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哪吒文化”更加出彩,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价值

随着贺岁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狂飚,并不断刷新我国电影票房纪录,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竞相开展“抢吒儿”大战,使得哪吒“户籍”火爆出圈。天津、安徽、河南等地相继发声,自称哪吒故里。

旅游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争抢热点文化IP,可以快速吸引公众关注,显著提升游客流量,短期内成为爆款产品,不失为旅游市场营销的一种灵活有效行为。

近年来,“跟着影视去旅行”日渐成为旅游新时尚,带动影视取景地、人物故事关联地成为热点旅游目的地。例如,《长安三万里》引领众多游客到陕西西安探寻大唐盛世,《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大理凤阳邑村成为热点打卡地,《你好,李焕英》让湖北襄阳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各地争抢哪吒出生地,目的是要蹭《哪吒2》的热度,借助哪吒IP打造热点旅游目的地,激活当地文旅市场,其出发点无可厚非,效果也立竿见影。例如,今年春节假期,河南省西峡县的陈塘关遗址公园,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00%,周边民宿一房难求;四川省宜宾市共接待游客达738.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93亿元。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的哪吒小镇近期也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游客接待量增长了30%。

哪吒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人物,他的形象展现了忠诚、孝道、义气和担当的价值理念,呈现出打破不公平社会秩序与规则的英雄气概,体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斗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之一。人们之所以喜爱哪吒,主要是因为哪吒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文化标签引起了情感共鸣。

因此,与争抢哪吒出生地相比,深入挖掘哪吒IP所代表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属性,充分展现其时代价值,增强所在地的“哪吒文化”氛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哪吒文化”更加出彩,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价值。

近年来,多地进行了借助文化IP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有益实践,其中不乏成功的典型例子。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所在地曾经引起湖南、重庆、安徽、江苏、河南等多地争抢,其中湖南常德桃花源景区、重庆酉阳桃花源景区相继建设成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业界多地共享同一文化IP的成功典范。

可见,争论哪里是真正的桃花源所在地并没有那么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将景区建设成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模样,自然会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桃花源所在地。

与此类似,哪吒是神话人物,各地没有必要在其出生地问题上争个水落石出。重点要抓住“哪吒文化”的核心要义,根据神话背景、重要场景、人物关系以及文化影响等内容,对这一文化符号进行深度探寻,倾心打造“哪吒文化”景区景点,更好地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成为人们心中认定的哪吒出生地。

哪吒IP并非个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诸多类似于哪吒的文化IP,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也是各地发展文化和旅游的宝贵资源。这些文化IP亟待深入挖掘、科学开发、合理运用。开发利用好这些文化IP,有助于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