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节档,《哪吒 2》以破竹之势席卷票房市场,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影响力。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人文学院组织开展《人文视角话<哪吒>》集体备课活动,深度挖掘影片背后的教育富矿,探讨电影给课程教学带来的新契机、新思路,探寻如何将影片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科学精神和礼仪内涵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养分。
文科教研室负责人刘丽娟: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为文科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文科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新时代的文科人才贡献力量。
理科教研室负责人李晓燕: 在《哪吒2》中,处处可见理学痕迹。乾坤圈运动轨迹的二次函数模型,彰显了能量守恒定律中的变量关系;混天绫飘动轨迹的微分方程分析,揭示了流体力学背后的数学规律;还有,打戏利用“水导电冰不导电”的物理知识,敖丙眼泪向上流体现密度原理,石矶娘娘变身展示岩石循环等。而风火轮的螺旋运动,传统纹样的分形几何分析,让数学公式与东方美学深度对话。我们要借助"文化命题+数理求解"的创新模式,让学生在破解神话密码的过程中,建立起用科学语言诠释文化智慧的能力。
礼仪教研室负责人方颖: 《哪吒2》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更是蕴含丰富礼仪文化的教育素材。影片中哪吒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中华传统礼仪中“礼”与“德”的深刻内涵。我们将以此为切入点,在课堂中融入影片中的礼仪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礼仪不仅是外在规范,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希望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们能共同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助力学生成为兼具文化自信与礼仪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教学秘书、《影视鉴赏》授课教师吕婕: 在《影视鉴赏》课上,我们将从主题解构、视听语言、文化隐喻及跨媒介叙事四大维度,结合水墨特效、传统配乐与电子乐融合等视听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辨影片中的民族文化共鸣、封建礼教反思及人文精神内核,旨在以经典文本为载体,深化学生对影视艺术与时代价值的理解。
此次围绕《哪吒2》开展的集体备课讨论,是人文学院在文化自信教育与课程创新融合之路上的积极探索,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传递文化力量,厚植文化自信,助力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